内容简介
一位海外学人曾说:“所谓‘*国情怀’其实便是一种*国文化的情结。此情古人早已有之。李陵《答苏武书》所谓‘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便已道出此中症结。”
基于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傅铿所著的《烟雨乡愁》无论守于尼采与莎乐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肖邦与乔治·桑,以及本雅明与阿斯娅的恋情叙述,还是马奈的印象主义绘画、海外画家鹭鸶的新表现主义画作评述,抑或守于意大利作家艾柯的畅销小说,董桥先生的怀旧散文,张宗子的人生随感,乃至关于托尔斯泰、盖茨比和阿凡达的影评,笔底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对于故园的感怀。漫游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和日内瓦的一些人文随笔,更不用说关于上海和北京的感想,也处处是怀想故园的印记。作者在纽约地区栖居多年,关于纽约往事的追忆,又仿佛是在*国时所做的美国之梦在时光之河中的倒影。通过这种充满趣味性与抒情性的乡愁书写,作者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探源。
北岛在他的近作《城门开》一书的序言《我的北京》中写道:“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在英文中,乡愁和怀旧是同一个词(Nostalgia)。在西番首先创用“乡愁”一词的人是一位瑞士医生霍弗尔(Hofer),他将那些在外作战的士兵中间流行的思乡情绪诊断为一种可医治的轻微心理疾病。后来的浪漫主义作家如卢梭、拜伦和夏多布里昂等则把空间上的思乡延伸到了时间上的怀旧,对于记忆中失去了的“黄金时代”表露了思乡般的忧愁和伤感。(参阅Svetlana Boym:The Future of Nostalgia/《乡愁的未来》,2001年,第3―5页)在西方近代文学中,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还乡》一诗成了乡愁文学的代表作。
值得玩味的是,曾经当过红卫兵,介入过民主乾又长期受过现代派自由诗洗礼的北岛,在海外漂泊了20年之后,也开始。I~IHT,怀念起了20世纪80年代前的北京城。就像普鲁斯特描述的似水年华是经过作者的记忆过滤的年华一样,北岛笔下的北京也只能是他心中熟知的乡土;某种意义上说,故乡只存在于一个人的心中,是一个人朝思暮想的故园,一个缥缈的旧梦。刘再复在讲到波兰诗人贡布罗维奇时说:“这位诗人提醒我:你不妨在你自己身上寻找你的祖国与故乡,不要忘记世世代代被时间的激流所选择的*迷人的诗篇就
......